這令熊寶很難受,其實爸比對小軒期待很大,我可以理解熊寶的感受,如果以成人世界而言,小軒的畫確實不合美的標準,但在孩子的世界,小軒作品有他的故事性,有著他個人的想法,或許成人期待看到的我的家庭是具體的,爸爸、媽媽、弟弟、妹妹、哥哥、姐姐!
因此有些孩子放棄自己的想像世界,迎合成人的期待,而成人樂以見到自己預期的作品,可以幫忙標註爸爸媽媽兄弟姊妹,或許沒有達到此預期的孩子,就成了老師口中的「差距」,讓熊寶當上產生失望的心情!
其實我可以理解,因為以前我帶小軒去上畫畫課,我也是用成年人的角度來看待他的畫作,總是不斷下指導棋,但我漸漸發現他自己的想像力漸漸消失,為的只想迎合我和老師的「眼光」,這使我很警恐,我會不會抹殺了孩子對畫畫的樂趣,慢慢地我不再「教導」,我不去干擾孩子畫畫,我只是等待和欣賞孩子的作品就夠了!因為畫畫另一層面是「抒發」,讓孩子自己抒發他對事物的理解和想像,有何不可呢?
發生這事的當下,讓我想起《小王子》的故事,故事裏的飛行員成長過程中繪畫,只有小王子懂得他帽子其實不是帽子,而是蛇吃了ㄧ隻大象!或許老師和爸比看不懂小軒畫了什麼,但卻有他的故事在畫裡!
想通後,再看他的畫,再問過他畫了什麼,真的很有意思,突然明白-孩子的畫,就像在樹後的日光,隱隱約約的露出,雖不明顯卻很奪目!
原圖如下
經過銳利化修圖,如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