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

拜訪"轉角*遇到愛"....

上個星期六日一出去玩真的好開心~~

去鹿港、台中、九份(黃金博物館)、逢甲夜市、士林夜市、去參觀秦朝兵馬俑...

雖然都是在台北、台中市區或近郊,

跟預定的行程有稍稍的落差在過程中也有些小小的插曲

因為我身體不舒服呵呵~不過還好只有病一兩天~所以還算盡興~~

不過我發現這次走道那都是"轉角*遇到愛"之旅喔

因為像去九份黃金博物館的四連棟宿舍(就是)偶像劇男主角的住家

九份真的好有感覺的一個地方又到士林吃蚵阿煎~

是偶像劇裡的指導製作蚵阿煎的商家還滿好吃的~

上次看電視還有專訪~呵呵~~

雖然我是沒有說很著迷那部偶像劇可是~

那幾個場景真的很棒 很有文化和歷史的感動尤其是四連棟的建築,

真的非常有歷史的價值,以下是簡單介紹:

為國內少數保存之特殊規模的日式建築(日治時期為日人職員宿舍),

故保留其原貌並依原本空間規劃作為展示及生活美學體驗空間,

更具有見證本地發展之重要地位。四連棟日式宿舍為四戶一棟的型式,

四戶都有各自的玄關、廚房、浴室、廁所等設備,雖為連棟式宿舍,應該也屬於高級宿舍。

建築特色:臺灣現存不少日治時期由企業所興建之員工宿舍,稱為「社宅」,

金瓜石占地偌大的日式宿舍區即為典型代表之一

此區的日本宿舍,內部建材多使用臺灣檜木,

據考證應為1930年代由日本鑛業株式會社所興建,

以提供當時日藉的礦場技術人員及其眷屬居住。為順應山區地形,

所有日式房舍均整齊排列於坡地上,橫向的宿舍區則由垂直的石梯作為彼此的連絡道路。

其住宅的類型可大至分為四種: 獨棟獨戶、雙併、連棟(1棟3~4戶)及長屋等四大類。

而住宅面積、樣式,會因住戶在公司職位高低而有所不同。四連棟式的日式宿舍,

在國內已不多見,金瓜石的案例,實屬珍貴的文化資產。

空間配置:金光路上的四連棟日式宿舍為四戶一棟的型式,均為家庭居住的規模,

四戶都有各自的玄關、客廳、起居室、廚房、浴室、廁所等設備,前後設有簡易花園。

雖為連棟式宿舍,從日治時期到光復後臺灣金屬鑛業公司時期,都屬於高階主管的家族宿舍。

四連棟的規模雖不像日治時期高等官官舍(多為獨棟式建築)一般寬闊,

但從內部空間配置、通氣窗和走廊拉門上的設計,以及使用機能完備等處來看,

亦屬高規格住宅。其空間構成大致可分為四種不同的機能:

(一)起居性空間(座敷、居間、茶之間、女中室);

(二)服務性空間(台所、浴室、便所、洗面所);

(三)通行性空間(玄關、緣側)(四)儲藏空間(押入、物入)等。

從以上的配置,可看出日式生活空間幾項明顯的特色。

一是空間配置自由,並可彈性使用。

小規模的日式宿舍,普遍內部空間有限。

大部分的空間到了夜晚均可轉換為睡眠場所。

如座敷(日式客廳)到了晚上,亦可作為主人的寢室使用;

而茶之間(用餐或飲茶場所)亦可作為佣人寢室,等等。

二是建築尺度配合榻榻米的尺寸而模矩化。

三是強調與自然界融合。除了使用自然材質,

例如,壁面使用竹材、泥土,建物使用耐久的木料、榻榻米、紙門之外,

生活空間則與庭園及周圍環境融為一體。

使用沿革:西元1930年代 推測興建於1930年代,為日本鑛業株式會社高級職員宿舍。

西元1945年 臺灣光復,國民政府派員監理金瓜石礦區。

西元1946年 成立臺灣銅鑛籌備處(即臺灣金銅鑛務局前身,

後改組為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),為管理階層員工宿舍。

西元1987年 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結束營運前後,宿舍居民逐漸外移。

西元2005年 黃金博物園區成立,規劃本宿舍作為生活美學體驗場域。

並將本建築物提報臺北縣政府審核,登記為紀念性建築物。同時進行宿舍整建工程。

10月,整建工程完成建築物主體架構,依日本傳統儀式舉行「上棟式」。

西元2006年 整建及內部展示工程依序竣工。西元2007年 正式對外開放。

修復過程:四連棟日式宿舍的整修原則以「修舊如舊」的方式進行,

並將整棟建築予以解體之後,再重新組裝建造。

施作方式則盡可能以傳統工法施作,並儘量使用原有材料,

例如:屋瓦、紅磚、門窗、堪用舊木料、舊有電氣設施等。

新木料施作前則會以高壓灌注法對木料進行防腐防蟲處理,

舊木料也會灌注防腐防蟲藥劑處理,而瓦作、牆面、石材及紅磚面則使用防霉塗刷處理。

原有材料須更換時,新材料之顏色、質感、尺寸等均與原來材料配合。

展示規劃:2007年4月,四連棟正式開放,命名為「生活美學體驗坊」。

除第一戶作為行政功能使用不對外開放外,

第二戶將規劃為小型藝文展示以及紀錄片播放空間,

第三戶回溯至日治時期情境佈置,

第四戶展示光復後來臺住戶使用情形。

希望透過日式恬適的空間,讓來訪民眾了解四連棟人文歷史與建築之美,

並細細品味生活中各種美學經驗。日式木造房舍因建材關係,壽命有限,

只有在使用者輕、柔、慢的對待下,才能歷久彌新。

四連棟承載過去豐富的人文、生活記憶,也將帶給未來的人更寬廣的使用空間。

它將是礦山所遺留下來珍貴的記憶,也是全民的文化資產。

from:http://www.gep.tpc.gov.tw/content/theme/theme02.asp

沒有留言:

Blogger Templates by Blog Forum